当前位置:首页 > 无人机技术 > 正文

反无人机敌我识别技术

文章阐述了关于反无人机敌我识别技术,以及反无人机作战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
简述信息一览:

盘点世界预警机一览

卡-31预警直升机:该机由卡-27反潜直升机发展而成。装备有E-801M机载雷达,可同时跟踪20个目标。如果在三千米高度飞行,它可在110-115千米外识别非***战机大小的空中目标,在200千米外发现水面舰艇。该雷达系统包括一个六米、一米宽的相控阵天线,重量约为200千克,每十秒旋转一周。

空警 - 500:是中国目前预警机的主力型号,外界认为其数量早已超过50架。空警 - 600:是海军***的主力舰载机之一,研发时间比空警 - 500晚,雷达性能更为先进。

反无人机敌我识别技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“ 费尔康”预警机最多可载17名机上工作人员,其中包括任务指挥长1名、雷达操作员5名、电子情报操作员1名、电子支援设备操作员1名、通信员1名、辅助通信员1名、数据链操作员1名、试验设备操作员2名等。

战略轰炸机:B-B-1B和B-52,能投射强大的打击力量,对远距离目标实施精确打击。 支援飞机 C-17和C-130运输机: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投送兵力和物资。 空中加油机:KC-135和KC-10,为作战飞机提供持续续航能力。 预警机:E-3“望楼”,提供实时情报和指挥支持。

歼 - 15“飞鲨”:四代重型舰载战斗机,滑跃起飞/拦阻降落,部署于辽宁舰、山东舰航母,可对空/对海攻击。轰炸机:轰 - 6系列,主要改进型有轰 - 6K/N/J,中远程战略轰炸机。轰 - 6K/N可搭载远程巡航导弹,轰 - 6J为海军反舰改进型,是现役主力轰炸机,承担战略威慑与远程打击任务。

反无人机敌我识别技术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电子战飞机的基本介绍

现代电子战飞机主要包括电子侦察飞机、电子干扰飞机和反雷达飞机,它们通常由轰炸机、战斗轰炸机、运输机和攻击机等改装而成。

远距离干扰,在敌方地面炮火射程以外建立电子屏障,掩护自己的攻击力量; 突防护航干扰,伴随攻击机沿航路边干扰敌方防空系统的电子设备; 近距支援干扰,在近距离干扰敌炮瞄雷达与导弹制导雷达,掩护近距支援攻姿碰击机。

专用电子战飞机是指专门遂行电子战任务、不带或少带其他攻击武器的特种飞机。根据主要任务,专用电子战飞机可佞为电子侦察飞机、电子干扰飞机和携带反辐射导弹的飞机(又称反雷达飞机)。

电子战飞机是指专门用于电子信号收集、干扰和防护的飞机。它们可以基于不同类型的飞机改装而成,如运输机、战斗机和轰炸机。其中,使用运输机改装的电子战飞机包括电子侦察机、指挥机和预警机等。

电子战飞机有美国、日本、俄罗斯等国家生产。电子战飞机是一种专门对敌方雷达、电子制导系统和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电子侦察、干扰和攻击的飞机。其主要任务是使敌方空防体系失效,掩护己方飞机顺利执行攻击任务,电子战主要***用:电子干扰、电子欺骗和电子摧毁三种手段。电子干扰。

猛禽战机的先进性体现在多个方面:全面隐身、无需加力的超音速巡航、超机动性、高维护性。它装备有矢量推力发动机,具备简易维护、短距起降和高度信息化等特点。主要机载设备包括AN/通用集成处理器、雷达告警接收机、通讯/导航/识别(CNI)系统、电子光学传感器系统(EOSS)和AN/ALR-94电子战子系统。

关于PLA野战防空的几点思考

1、防空能力的下放成为战局复杂化的应对策略,每个作战单元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。 我军野战防空的未来需要在技术装备上创新,更关乎战术理念的革新和整体作战体系的重构,以应对多元且动态的空中威胁。

2、随着战局的复杂化,防空能力的下放成为趋势。每个作战单元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,这要求在车辆上搭载小型防空无人机,减轻空情处理的负担。然而,这又对敌我识别和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,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效且准确的识别,成为未来研究的焦点。

3、红旗-7防空导弹是一种全天候近程防御系统,源自法国的Crotale导弹,由中国防卫技术研究院(原第二宇航研究所)研发。80年代末期,它正式加入中国人民***(PLA)的装备序列,为地面部队和空军(PLAAF)提供了有效的点防御保障。

关于反无人机敌我识别技术,以及反无人机作战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